2023年3月30日,我校2017级博士研究生李环宇、2019级博士研究生朱旻桢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A thalamic- primary auditory cortex circuit mediates resilience to stress(丘脑-初级听觉皮层环路介导心理韧性)”的研究论文(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3)00214-3)。该团队的博士研究生潘怡达,硕士研究生袁心睿、郭芷欣在导师朱心红教授的指导下同时参与了本项研究,论文的第一单位为我校基础医学院。
该研究发现,面对应激时,抑郁非易感小鼠内侧膝状体谷氨酸能神经元形成超极化,引起初级听皮层的PV(parvalbumin)神经元一方面启动内源性稳态机制维持其兴奋性,另一方面,促进相邻的兴奋性神经元释放脑源性营养因子,作用于内侧膝状体投射神经元的末梢,从而增强丘脑—皮层环路功能对抗应激;但,抑郁易感小鼠缺乏类似的“韧性”机制。该研究为阐释内源性“心理韧性”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发现,应激事件引起的内侧膝状体谷氨酸神经元超极化是“心理韧性”的早期事件,为发展精神疾病人群筛查生物标记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实验室团队采用光遗传学方法单纯激活初级听皮层的PV或者内侧膝状体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能够产生抗抑郁样效应,但作用不能持久;相反,光遗传学方法模拟内侧膝状体谷氨酸神经元的超极化可以诱发内源性“心理韧性”机制,在多种动物模型上产生长效抗抑郁样效应,为发展具有长效抗抑郁神经调控技术提供了新靶区和干预新策略。